【每日一练】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(6月19日)

时间:2024-06-19 09:15:54责任编辑:zz145

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 2024

  • *备考没方向?
  • *考试时间不清楚?
  • *成绩看不懂?
  • *考试内容没有掌握?
  • *拿证之后何去何从?
  • *别人上岸也这么难?

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

一、单选题

1.卢梭曾说:“在万物的秩序中,人类有它的地位;在人生的秩序中,童年有它的地位;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,把孩子看作孩子。”卢梭之所以这样说是看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(  )

A.顺序性

B.阶段性

C.不均衡性

D.互补性

2.某教师积极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,并对幼儿园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。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(  )

A.教育教学权

B.科学研究权

C.民主管理权

D.公正评价权

3.最近徐老师将头发染成了红色。在一处区域活动中,“理发室”里的几个孩子边玩边说:“请给我染发,我要红颜色的,像徐老师一样的红色。”“我也要红颜色的!”徐老师“染头发”的行为(  )

A.恰当,反映幼儿教师合理的审美需求

B.恰当,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

C.不恰当,不符合区域活动的组织要求

D.不恰当,不符合幼儿教师的仪表规范

4.霍金于1988年出版的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(  )

A.《物理世界奇遇记》

B.《时间简史》

C.《大爆炸探秘》

D.《自然的终结》

5.全国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,辽宁、山东、河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。比赛前,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。甲说:“辽宁队训练就是有一套,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。”乙说:“今年与去年可不同了,金银铜牌辽宁队顶多拿一块。”丙说:“据我估计,山东队或者河北队会拿奖牌。”丁说:“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,就该是山东队了。”比赛结束后,发现四个人中只有一人言中。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(  )

A.第一名辽宁队,第二名辽宁队,第三名辽宁队

B.第一名辽宁队,第二名河北队,第三名山东队

C.第一名山东队,第二名辽宁队,第三名河北队

D.第一名河北队,第二名辽宁队,第三名辽宁队

二、写作题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作文。

六个核心素养即为学生的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学会学习、健康生活、责任担当、实践创新。请以学生核心素养为话题进行写作,题目自拟,体裁不限。







【参考答案解析】

一、单选题

1.B【解析】卢梭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育活动中,教师要看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,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,这是看到了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。

2.C【解析】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》第七条规定:教师有“对学校教育教学、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,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,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”的权利。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管理的民主权利。

3.D【解析】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,会影响孩子的成长。因此,教师要为儿童呈现良好的范例,良好的仪容仪表。

4.B【解析】《时间简史》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·威廉·霍金创作的科普著作,首次出版于1988年。

5.D【解析】甲和丙的预测相矛盾,其中必有一真,这样,乙和丁都预测错误,也就是说辽宁队前三名不只拿了一个、辽宁队和山东队都没拿到第一名,这样可知前三名顺序是:河北、辽宁、辽宁。故选D。

二、写作题

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

以前人们总爱说:“学会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”自从“核心素养”一词登上热词排行榜后,人们便改口道:“有了核心素养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”这样说还是有道理的。

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学会学习、健康生活、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个要点,涵盖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方面,是一直以来倡导的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的又一次深度阐述。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是势在必行,那么全社会的人应该如何去践行呢?

对于教师,首要的是转变育人理念。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止一个方面,它是几个方面的综合,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,不能只看见局部而忽视了整体。教师既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,也要看到其思想品质和实践能力;既要关注优秀学生,也要关注差生、后进生;既要当好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,也要做与他们同行的伙伴、挚友。要知道,教育就是一个浪花推动另一个浪花,一滴水汇聚成一片江河,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,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育理念,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前进。还有重要的一点,就是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,注重教学实践。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,学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,教师要适应当前的教育现状和基本学情,就必须适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,磨炼教学技能,以实现更好的师生互动。

对于家长,要更好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。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他学生生涯中一个小小的指标,是他人生历程中溅起的一朵小小浪花,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,那就是做人。孩子的性格、德性与良知,是他离开校园、踏入社会的敲门砖,是他未来职业之路能否走得顺、走得远的重要决定因素,也是他人生会不会真正收获幸福的前提条件。家长不要一味把孩子关在屋里学习,要聆听孩子的心声、走进孩子的灵魂,看看他们真正需要什么,这样才是给予了孩子最好的东西。

对于学生,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,求得全面发展。在知识上,要认真学习各学科知识,多阅读,多发问,努力使自己具备扎实而广博的文化知识。在实践上,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或社会活动,陶冶性情,提高技能,培养沟通协作能力,真正做到知行合一。在修养上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要严格要求自己,涵养品质,做一个自律的人、正直的人、善良的人。

相信,只要内力与外力共同合作、共同提升、共同进步,中国学生的素养将会有质的飞跃,中国学生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!


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

  • 考试公告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资格认定
  • 备考讲座
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,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!

点击打开
收藏

复制链接

微信扫一扫

手机登录下载

微信扫码下载
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

— 登录账号,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—

每日一练

历年试题

面试宝典

时政热点

欢迎登录